在污水處理、市政水務、工業廢水處理等領域,污泥濃度檢測儀是至關重要的在線監測儀表。它能實時、準確地測量混合液中的污泥濃度(MLSS),為工藝調整提供關鍵數據支撐。然而,許多用戶在實際操作中常會遇到測量不準的問題,其根源往往在于安裝不規范或校準不準確。那么,污泥濃度檢測儀究竟該如何正確安裝與校準呢?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詳盡的專業指南。 一、污泥濃度檢測儀的規范安裝步驟正確的安裝是確保儀表長期穩定運行和數據準確的第一步。安裝不當會導致傳感器磨損、測量值波動或數據完全失真。 選址是關鍵:首先,應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安裝點。理想位置應避開曝氣池的曝氣頭、攪拌器產生的渦流中心以及進水口等易產生氣泡或固體沉淀的區域。傳感器應安裝在流動充分、能代表整體污泥濃度的位置,通常位于曝氣池的出水堰附近或回流污泥管道上。 安裝方式選擇:常見的安裝方式有浸入式安裝和管道式安裝。 細節決定成敗:安裝時,傳感器鏡頭應背向陽光直射,并遠離池壁或管道壁,保持至少10cm的距離,以防止虛假反射。電纜線應固定好,避免纏繞或磨損。對于需要壓縮空氣清洗的場合,需提前接好清洗管路。
二、污泥濃度檢測儀的精確校準方法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校準才能使測量值反映真實濃度。校準分為初始校準和日常校準。 初始校準(實驗室標定法):這是最精確的校準方法,建議在新裝儀表或重大工藝改變時進行。 步驟一:讓儀表在測量點穩定運行至少24小時。 步驟二:在儀表傳感器附近同時采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水樣。 步驟三:將水樣送至實驗室,按照國家標準重量法(GB 11901-89) 測定其準確的污泥濃度值(單位:mg/L或g/L)。 步驟四:在儀表的校準菜單中,輸入實驗室測得的準確濃度值,完成標定。儀表會自動建立光學信號與真實濃度之間的數學模型。
日常校準(現場比對法):在日常運行中,可定期進行快速比對校準。
三、安裝與校準后的維護要點定期清洗:傳感器鏡片易被污泥、油脂、菌藻污染,必須定期清洗(可根據污染情況設置自動間歇清洗或手動清洗),這是保證數據長期準確的核心。 避免震動:確保安裝支架穩固,避免劇烈震動影響光學元件。 定期驗證:即使儀表運行穩定,也建議每1-3個月進行一次實驗室數據比對,驗證其準確性。
總結而言,污泥濃度檢測儀的精準測量依賴于“七分安裝,三分校準,十分維護”。遵循以上規范的安裝步驟、采用科學的校準方法并輔以持續的維護,您的儀表才能成為工藝控制的“火眼金睛”,為污水處理的高效、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本文連接:http://www.nngync.com/newss-37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