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化工排放、江河湖泊監測等領域,COD(化學需氧量)是衡量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關鍵指標。如何實現COD值的實時、精準、連續監控?COD水質在線監測儀便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核心裝備。那么,這款高效的水質檢測儀器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其背后又蘊含著怎樣的科學原理?本文將為您深入剖析。 COD水質在線監測儀工作原理 目前,主流的在線COD監測儀普遍采用重鉻酸鉀高溫消解-分光光度法。這種方法源于國標實驗室方法,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并將其自動化、智能化,實現了在線連續監測。 其工作原理可簡要概括為“高溫消解、精密測量、智能計算”三個核心步驟。 1. 水樣采集與預處理 儀器通過內置的泵閥系統,定時定量地抽取待測水樣。水樣首先會經過一個精密的過濾系統,去除其中的懸浮物、顆粒雜質等,防止其進入后續系統造成堵塞或干擾測量結果,確保進入反應單元的水樣具有代表性。 2. 高溫消解與氧化反應 這是整個測量過程的關鍵環節。經過預處理的水樣被精確注入到一個特制的消解池中。系統會自動加入定量的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氧化劑)、硫酸銀(催化劑)和濃硫酸(提供強酸性環境)。 隨后,消解池會被加熱至高溫(通常為165℃或更高)。在高溫、強酸和催化劑的共同作用下,水樣中的有機物和部分無機還原性物質被重鉻酸鉀徹底氧化。反應完成后,消耗的重鉻酸鉀量與水樣中的COD值存在嚴格的定量關系——COD值越高,消耗的重鉻酸鉀就越多,剩余的量就越少。 3. 光電比色與精密測量 氧化反應結束后,系統會冷卻混合物。然后,光學測量單元開始工作。一束特定波長(通常為610nm或420nm)的光束會穿過消解后的溶液。溶液中的Cr3?離子(綠色)的濃度與消耗的重鉻酸鉀量成正比,因此其吸光度與COD值直接相關。 光電傳感器會精確檢測光束透過溶液后的強度變化,并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這個信號強弱直接反映了溶液中Cr3?離子的濃度,從而間接計算出水樣的COD值。 4. 智能計算與數據輸出 儀器內置的微處理器如同一臺“大腦”,它會根據預先標定好的標準曲線,將檢測到的吸光度值自動換算成最終的COD濃度值(單位:mg/L)。這個結果會實時顯示在觸摸屏上,并通過4G/以太網等通訊方式上傳至環保監控平臺或用戶的中心控制系統,實現遠程監控和預警。 COD水質在線監測儀的顯著優勢 與傳統的手工實驗室檢測相比,COD在線監測儀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運行,數據實時性強,大大減少了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是構建智慧水務、智慧環保體系不可或缺的在線分析儀器。 COD水質在線監測儀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式,完美復現了國標方法的嚴謹性,其工作原理融合了分析化學、光學、精密機械和自動控制技術。理解其“消解-氧化-比色”的核心流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應用和維護這款設備,讓其真正成為守護我們碧水藍天的“忠誠哨兵”。 如果您正在尋找性能穩定、數據精準的COD在線監測儀,歡迎隨時聯系我們。我們提供多種型號的水質檢測儀器,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并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為您的環保事業保駕護航。
本文連接:http://www.nngync.com/newss-38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