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COD水質測定儀是水質檢測實驗室的核心設備,其操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化學需氧量(COD)檢測結果的可靠性。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不僅能確保數據精準,更能延長儀器壽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為您詳細拆解臺式COD水質測定儀操作流程,總結5步關鍵實操技巧,即使是新手也能輕松掌握,快速產出可信的COD檢測數據。 第一步:充分準備,奠定基礎(關鍵:試劑、器具、樣品) 1、試劑檢查與配制 確認所有試劑(如重鉻酸鉀消解液、硫酸銀溶液、硫酸汞溶液(用于氯離子掩蔽)、鄰苯二甲酸氫鉀標準溶液等)在有效期內,并按說明書要求正確配制或稀釋。標準溶液的準確性是校準的基礎! 2、清潔器具 確保所有接觸樣品的器具(移液槍/管、消解管/比色皿、攪拌棒等)絕對潔凈、干燥無殘留。殘留污染物會嚴重干擾結果。 3、樣品預處理 水樣需充分搖勻,確保代表性。若水樣渾濁、有懸浮物,需均質化處理或過濾(注意過濾材質需不吸附有機物)。若氯離子濃度高(>1000mg/L),務必按說明書加入足量硫酸汞進行掩蔽,防止干擾。 第二步:開機預熱與校準(關鍵:穩定、準確) 1、開機預熱 按照儀器說明書要求開機,并預熱足夠時間(通常15-30分鐘)。確保消解模塊溫度穩定(通常是165°C ± 2°C)和光學系統穩定,這是獲得重現性好的數據的前提。 2、校準(標定) 使用鄰苯二甲酸氫鉀標準溶液進行校準。嚴格按照儀器操作程序,設置合適的濃度點(通常至少2點,涵蓋預期檢測范圍)。 第三步:精確加樣與消解(關鍵:精準、安全) 1、加樣操作 使用校準過的精密移液設備(如移液槍),嚴格按照設定的程序,向潔凈消解管/比色皿中依次準確加入規定體積的水樣(或標準液/空白水)、重鉻酸鉀消解液、催化劑(硫酸銀)、掩蔽劑(硫酸汞,如需要)。順序和體積至關重要! 2、密閉消解 將加好試劑的消解管蓋緊管蓋(確保密封性良好),放入已預熱到設定溫度的消解器中。 設定消解時間(通常為15-20分鐘,具體依據方法標準或儀器要求)。儀器會自動控溫計時。切勿在消解過程中打開消解器蓋! 高溫高壓蒸汽非常危險。 第四步:冷卻與比色檢測(關鍵:耐心、規范) 1、充分冷卻 消解結束后,將消解管小心地從消解器中取出(注意高溫!),置于試管架上,在通風處自然冷卻至室溫(通常需要20-30分鐘以上)。強制冷卻(如冷水沖淋)可能導致比色管破裂或結果偏差。 2、擦拭比色 確認消解管冷卻至室溫后,用無絨軟布或專用擦鏡紙仔細擦拭消解管外壁,確保無指紋、水漬或灰塵,避免干擾光路。 將擦拭干凈的消解管/比色皿按順序放入儀器的比色槽中(注意方向)。 啟動儀器的檢測程序,儀器會自動進行比色分析,測量溶液在特定波長(如610nm)下的吸光度值。 第五步:數據處理與清潔維護(關鍵:記錄、保養) 1、結果讀取與記錄 儀器會根據內置的標準曲線和測得的吸光度值,自動計算出樣品的COD濃度(mg/L),并顯示在屏幕上或打印/輸出。 及時、準確記錄樣品編號、檢測日期、操作人員、檢測結果、空白值、使用的曲線等信息。規范的原始記錄是數據可追溯性的保障。 2、儀器與器具清潔 檢測完成后,立即將使用過的消解管、比色皿等浸泡在合適的清洗液中(注意安全),徹底清洗干凈,干燥備用。 按照說明書要求,定期清潔儀器比色槽、擦拭外殼,保持儀器整潔。 3、關機 待所有檢測完成且清潔工作結束后,按規程關閉儀器電源。 遵循這5步關鍵操作技巧,您就能高效、規范、安全地使用臺式COD水質測定儀,獲得精準可靠的COD檢測結果。熟練的操作不僅能提升實驗室效率,更是保障水質監測數據質量的核心環節!
本文連接:http://www.nngync.com/newss-3719.html
|